金砖国家线上峰会刚结束,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总理莫迪没有出现在屏幕前的那个格子里优配合伙人,这件事的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玄机,印度这次的选择,让中俄两国略感失落,也让外界对印度的外交策略有了更多的揣测和解读,尤其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人亲自出来发声,说他和莫迪始终是朋友的时候,这一切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了。
其实,巴西这场金砖峰会本来是个“合家欢”的局面,大家伙主要是想商量一下,面对美国最近搞的关税大棒,怎么抱团取暖,怎么有话好好说,不让外部压力把大家的关系搅黄了,中俄领导人都很给面子,巴西的总统卢拉更是亲自组织,想听听各方的意见,顺便也让世界看到,发展中国家也有自己的声音。
但偏偏印度这回掉了链子,莫迪没来,派了外交部长苏杰生顶上,这个安排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巴西方面其实也意外,毕竟这会议又不需要舟车劳顿,视频连线,几句话的事,莫迪都不愿意上场,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一、莫迪的算盘,外人的揣测
很多人都说,印度这次是怕了美国,特别是怕特朗普,毕竟特朗普最近对印度下了狠手,加征了重税,最高的关税直接砸到了印度和巴西的头上,这种“釜底抽薪”的招数,谁都不好受,巴西盼着印度能一起站出来,毕竟同病相怜嘛,但印度却选择了另一个方向。
有分析认为,莫迪其实是在给自己留后手,也是在给美国留面子,毕竟美印的经贸谈判眼下还没谈拢,印度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愿意彻底跟金砖国家闹掰,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说简单点,就是不想一棵树上吊死。
巴西、俄罗斯、中国其实都能理解印度的难处,可大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失落,毕竟一起面对挑战,才有可能扭转局势,现在印度这边“脚踩两只船”,让金砖内部的凝聚力多少受了点影响。
二、特朗普的表态,莫迪的回应
就在莫迪缺席金砖峰会后,特朗普很快发声了优配合伙人,他对外表示,“我始终是莫迪的朋友”,美国和印度之间“无需担心”,两国关系只是有一些小插曲而已,这种说法,其实多少在给莫迪打气,告诉他美国并没有因为金砖峰会的事就翻脸。
有媒体透露,特朗普其实最近有些不爽,觉得莫迪不够给面子,印度跟俄罗斯、中国走得太近,有点“墙头草”的意思,尤其是莫迪前脚还刚刚出席了上合组织峰会,和中俄互动频频,让特朗普有点坐不住了。
不过,特朗普嘴上还是很会说的,他一边批评印度买俄罗斯的石油,一边又强调自己和莫迪是“铁哥们”,说到底,这也是美国一贯的“胡萝卜加大棒”套路,既要压你,又要拉你,见招拆招,处处留余地。
莫迪这边也没闲着,他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回应,说自己会“深切赞赏并回应”特朗普的善意,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表面上看是“惺惺相惜”,其实各有盘算,谁都不想轻易把话说死。
三、印度的两难,金砖的尴尬
印度这次缺席,其实让金砖国家有点尴尬,按理说,大家都被美国关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本应该一起商量对策,毕竟团结才是力量,可印度一缺席,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本来巴西希望通过这次峰会,能让金砖国家形成一个统一战线,起码在关税问题上有个共同立场,结果印度的选择,无疑让这种努力打了折扣,中俄当然会觉得不太痛快,毕竟印度也是金砖的重要一员。
印度一直以来喜欢“脚踩两条船”,一方面和美国搞合作,想拿到技术和资金,另一方面又在金砖国家里找存在感,想在发展中国家里当个带头大哥,这种算盘打得精明,可现实有时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次关税问题,其实是给印度出了道难题,特朗普直接放话,印度要么站队美元和美国优配合伙人,要么就准备好付50%的关税,这种“逼宫”的话听着就让人头大,印度当然怕自己被美国彻底甩开,所以选择暂避锋芒。
四、巴西的克制,中俄的无奈
巴西这次其实很有分寸,虽然对美国心里不满,但也没在会上直接点名批评特朗普,还是留了点情面,毕竟卢拉马上还要去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到时候和美国还得有互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道理大家都懂。
中俄这边则是心里有谱,知道巴西面临的压力,也理解印度的小心思,但心里多少有些无奈,毕竟想在国际舞台上形成合力,光靠几家出力是不够的,印度这样一“掉链子”,合力就要打折扣了。
其实,中俄也明白,印度的地缘博弈,从来都是“见风使舵”,一会儿向西看,一会儿又往东靠,这种做法短期内能得点小便宜,但长远看,容易失了大义,毕竟在国际事务里,靠投机取巧,终究很难赢得尊重。
五、印度的选择,未来的走向
印度为什么每次关键时刻都要“左右逢源”呢,很多人觉得,这其实是印度的老毛病了,地缘政治里,印度一直把“灵活”当本事,觉得只要能多留几条退路,将来就不怕被动。
但问题是,世界潮流已经变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越来越不得人心,多边合作才是主旋律,金砖国家这次就是要通过峰会,给世界一个信号,告诉大家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言权,大家可以一起商量着办事。
印度这次如果能够大大方方地出席,其实最有利的还是自己,毕竟面对美国的压力,单打独斗总是吃亏,抱团取暖才是硬道理,可惜印度“瞻前顾后”,结果两边都没讨好。
特朗普这边虽然嘴上说“和莫迪始终是朋友”,但转头就能加关税,拿人权问题说事,美国一贯如此,印度再怎么绞尽脑汁,也很难让美国彻底放心,这种“橄榄枝”未必是真心,更多是权宜之计。
六、国际风向,印度的难题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思考,怎么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怎么在大国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金砖国家被寄予厚望,就是希望能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带动更多国家发声。
但印度这次的表现,无疑给金砖的团结泼了点冷水,巴西、南非这些国家也在观望,印度到底是愿意和大家一起“扛”,还是只想做个“骑墙派”,这个答案,也许只有莫迪自己心里最清楚。
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印度下一步会怎么走,是继续“脚踩两只船”,还是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更有担当的选择,这不仅关系到印度自己的利益,也影响着整个金砖国家的合作前景。
七、结语
莫迪这次缺席金砖峰会,确实让中俄有些失望,也让巴西感到遗憾,特朗普的表态则像是“既敲打又拉拢”,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充满变数。
国际博弈,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每一步棋都关系全局,印度这次的选择,说到底,是投机还是智慧,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未来的风向怎么吹,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世界不会等人,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所以,莫迪的每一次选择,不只是关系到自己优配合伙人,更影响着印度的国际地位和未来发展,是“墙头草”还是“顶梁柱”,终究还是要用行动来说话。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