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聚宝盆,重庆市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暨万盛经开区公众急救能力全域提升先行区建设活动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子如广场举行,吸引近千名市民参与。
\n本次活动由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健康委与区党工委、管委会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应急救护志愿者代表、全国红十字最美救护员王勇手持倡议书阔步登台,向市民发出“用急救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温暖他人”的倡议。随着12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正式交付镇街和部门代表,急救体系的“神经末梢”进一步深入城市肌理,为突发情况下的生命救援按下“加速键”。
\n中医药展区,药师们调配的养生饮吸引年轻人驻足,刚体验完生脉饮的上班族小刘笑道:“冰美式换成热中式聚宝盆,养生又好喝!”一旁的健康检查体验区,62岁的张女士正通过穿戴式智能心电设备完成实时监测。仅5分钟,一份心电图报告便生成了。“以前体检要贴满电极片,现在用这个小仪器就能搞定!科技越来越发达了!”
\n健康咨询义诊区,重医附一院、区人民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零距离”诊疗服务。据统计,现场7大特色义诊项目已服务超400人次,其中32%的市民首次尝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
\n在“三献”宣传动员区,55岁的人民教师王女士郑重签下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她轻抚表格说道:“我离开后,心脏若能在他人胸腔跳动,也有一种特别的意义。”这份对生命的敬意,恰是红十字精神最温暖的注脚。据了解,现场共有39人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5人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40余人参与无偿献血,采集全血11600毫升。
\n据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侯小翠介绍,万盛经开区已建成基层红十字会33个,发展会员超千人,9支专业志愿队伍活跃在城乡之间,全区有154名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随着“博爱送万家”“生命关爱工程”等品牌项目深化,万盛经开区创新探索的“科技+人文”红十字模式初见成效——近两年累计完成无偿献血7357人次,采集全血2.1937吨。
\n目前,万盛经开区通过“政府主导、红十字会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模式,已实现急救站点、AED配备、急救培训“三全推动”,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急救圈”,院前急救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9分钟。接下来,万盛经开区将购置100套智能穿戴心电设备投放至全区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同时稳步推进公众急救能力三年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区—镇—村—社会”三级四类急诊急救一体化体系。
\n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通讯员 张琬玥 肖贵平聚宝盆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